提到医疗器械,大家都会被这个陌生晦涩的专业名词吓跑,觉得那是医生应该了解的,与自己的相关度不大。其实,医疗器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上海晚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就给大家来一个关于医疗器械的认识误区大集合,一次性给各位小伙伴扫清医疗器械的盲点。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只是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1.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2.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3.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4. 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5. 妊娠控制。
6.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对于医疗器械,人们通常有以下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医疗器械与自己很遥远
医疗器械都是高风险的,只有医院才有,只有医务人员才会使用,这是一种误读。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其实,依据风险的高低程度,国家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比较低,普通人可以通过查阅说明书和自身学习,来保障使用的基本安全,这些产品大部分可以家用;第二类医疗器械的风险中等,有一部分产品可以家用;第三类医疗器械使用风险较高,只有少部分可以家用,但应严格按照产品注册证书的适用范围和说明书要求使用。
误区二:保健器材也是医疗器械
把非医疗器械当作医疗器械,如把一些健身、“增高”、“减肥”及一些保健类产品当作医疗器械,这是不对的。每一种医疗器械都有其相对应的医疗器械注册文号,一类医疗器械是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二类医疗器械是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三类器械和进口器械才是总局注册或备案。而非医疗器械却没有医疗器械注册文号。从这一点,就可以明显区别开来。
误区三:使用医疗器械更有利于健康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解,使用医疗器械比非医疗器械更有利于健康。其实,这两者不具有可比性。非医疗器械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它的主要功能不是针对医疗目的,而是产品各自的功效。医疗器械是特殊的产品,它的生产和销售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