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12月27日电-财政部长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高价值消费品的控制力度。
根据财政部官方微信公众号“财政部”披露的报告全文,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金融投资情况,并计划下一步。
2013年至2017年,各级政府对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直接补贴从1059亿元增加到180.8亿元,年均增长14.3%。它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的44.2%。2017年,67.5%的供应商(医院)直接财政投入直接用于县和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
2017年,中央政府向中西部地区拨付了86.3%的地方医疗卫生转移支付,有力地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医疗费用控制的目标。
例如,药品和消耗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依然突出,医疗、医疗保险和医疗改革需要进一步挂钩,在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中,反映医务人员服务价值的收入比例相对较低。
下一步,报告指出,要从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入手,大力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使用试点,加大高价值医用耗材管控改革力度。同时,在全面推广福建省三明等典型医改经验的基础上,支持全面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不难看出,高价值消费品的管理还远未结束,也有必要加大力度。
实际上,高值易耗品在2018年经历了整整一年的“重击”,但现在看来还不够,“高值易耗品价格”问题依然突出。回顾过去,针对高价值消费品价格过高的问题,从产品进入医院到最终使用,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网上收集了13类高价值消耗品,各省单位在各地进行价格交易,迫使生产(外国总代理)企业反复降低挂网的价格,如14个省际联盟、京津冀联盟等。为了保持市场,企业必须更新产品的最低限价,以进一步保持市场,因为三明联盟的议价集团形成了价格联系等等。从数据来看,最突出的是高值易耗品下降了99%,而多媒体报道的平均消耗品采购下降了15%。
挂网后是高价值的消耗品两票制,从循环场中挤出虚拟的高水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22个省在国家文件要求逐步实施高价值消费品两票制的背景下,全面或部分实施了高价值消费品两票制。另外,上一期在陕西省也是文件的发行,为了在全省乡镇以上的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批量生产一般消耗品两票制。
当高价值消费品进入使用终点时,风向的矫正、红包回扣的规制等也开始发挥作用。首先,要监督供应方,明确送出文件清理捆绑有消耗品的设备的销售;其次是医务人员的监督,如设置“红线”等医疗人员条例,累计收到红包最多可达一定金额(目前黑龙江最低1500元)将面临解雇和解雇的处罚。
最后是对高值易耗品使用者的监督,包括消除易耗品的增加,制定医疗成本控制目标,特别是对高值易耗品大用量的监测。到目前为止,已有13个省市制定了今年年底前全面取消增加医用耗材的时间表;由于许多媒体在2017年底就曝光了消耗品的“停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不是一刀切地控制消耗品,而是全年增加医疗费用,将消耗品消费在100元医疗收入中所占比例控制在20元以下。更多的是设定这条红线,严格控制消费品的消费占比的增加。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措施下,陕西、黑龙江、山东三省的消耗品征收权移交省级医疗保险局。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转变已成为高价值消费品处理的重要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