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贩售的药品都印有有效期,它表示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仍然符合注册质量标准的一段时间。也就是,你手上这盒药最多吃到什么时候。
当药品超过有效期,其中的化学成分就会发生变化,服用之后可能不起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比如过期的液体和凝胶会滋生细菌;过期的抗生素无法治疗感染,反而使病菌产生耐药性等。因此,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表示:不要尝试服用已过期的药。
FDA启动过一个保质期延长计划(Shelf Life Extension Program),他们检测了一批储存在军方药柜中的药品,发现20世纪80年代就该“过期”的药中90%依然有效。
2017年,NPR(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ProPublic联合专业人士检测了一批“过期”30至40年的药品,发现其中14种像它们刚制造时一样有效,更有甚者几乎保留了出厂时100%的有效成分。他们将自己的研究通过文章公诸于世。
但注意,无论是FDA还是发表文章的作者都从未鼓励人们吃过期的药物。两个研究本质上,都在呼吁政府延长药品的保质期,通过此举来减少国家每年在医药项上的巨大支出。《美国医学杂会》研究数据表示,2013年美国在医疗上的支出就达到了2.1万亿美元。如果药品保质期得以延长,每年可以为财政减少数十亿美元的支出。
但,从未鼓励人们去吃过期药。(再次敲黑板)
为什么药物“过期后”仍有效?
理想状态下,药品上市前应经过“长期留样试验”。即:把药品长期搁置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观察药品的外观形状、理化性质、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性质等推算出药品的有效期。
但我们在上文已经提过,一些“过期”30-40年的药物依旧完好保留着有效成分。所以,严格贯彻这个试验会消耗大量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药物的有效期是根据稳定性试验数据,采用科学方式推算出来的,跟实际有效期之间自然存在误差。保存得当有效期增长,保存不当有效期缩短等。
但普通人如你我,并没有办法通过肉眼确定一样药品在过期后是否有效。
最好的做法只有:不要吃过期药,毕竟我们不能保证药品的保存是理想状态,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会在过期后还保有疗效,如果吃下去之后没有效果或者加重病情,岂不是得不偿失。